根據《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2025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蘇人社職〔2025〕4號)要求,現將2025年江蘇省自然資源工程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評審對象
(一)在我省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自然資源工程專業技術工作,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聘用)合同的專業技術人才;在我省從事自然資源工程工作的自由職業專業技術人才。
(二)在我省從事自然資源工程工作的港澳臺專業技術人才,以及持有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或江蘇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的外籍人員。
(三)公務員(含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人員不得申報職稱評審。受到黨紀、政務、行政處分的人員,在影響期內不得申報職稱評審。
二、申報評審政策
(一)江蘇省自然資源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評審,按照《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40號)、《江蘇省職稱評審管理辦法》(蘇人社規〔2024〕3號)以及《江蘇省自然資源工程專業技術資格條件(試行)》(蘇職稱〔2021〕35號)等要求執行。
(二)申報人一般應當按照職稱層級逐級申報職稱評審。申報職稱的資歷(任職年限)截止時間為2024年12月31日,申報職稱的業績成果、論文、學歷(學位)等截止時間為2025年3月31日。
(三)高技能人才申報自然資源工程專業職稱評審,按照《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江蘇省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蘇人社發〔2021〕132號)規定執行。
(四)暢通職稱申報評審綠色通道。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在專業技術崗位取得的業績、成果和貢獻,明顯高于《江蘇省自然資源工程專業技術資格條件(試行)》中相應的破格申報條件,并得到社會和業內專家廣泛認可的,由2名以上本領域具備正高級職稱的同行專家推薦,可直接申報高級職稱評審。海外歸國人員、黨政機關交流或部隊轉業安置到企事業單位從事自然資源領域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首次申報職稱時可根據專業水平和工作業績并參照同類人員評審標準,直接申報相應職稱。民營企業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可按照規定直接申報評審相應層級職稱。
(五)對于持有相關國際職業資格的海外人才,按照《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國際職業資格與高級職稱比照認定目錄(2024版)的通知》(蘇人社函〔2024〕369號)規定執行。
(六)對取得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的人員,按照《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調整〈江蘇省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和職稱對應目錄〉的通知》(蘇人社發〔2019〕183號)執行。
(七)中央駐蘇單位或外省駐蘇企業及分支機構(分公司、辦事處等)和駐蘇部隊專業技術人才,在我省申報職稱評審,需提交具有職稱管理權限的主管部門出具的委托評審函,經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核準同意后方可申報。
(八)參加繼續教育情況列為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晉升的重要條件,按照《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學時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蘇人社函〔2023〕308號)等政策規定執行。
三、申報流程及時間安排
申報人應根據屬地管理和個人自愿原則,按規定程序逐級申報。申報人同一年度原則上只能向一個評審委員會申報職稱評審。同一單位申報相同職稱系列(專業)相同層級的人員應統一報送同一評委會,不得多頭報送。
(一)個人申報。職稱申報采取網上申報形式。申報人員實名登錄江蘇省人才服務云平臺職稱專欄,在線如實填報相關申報信息。網上申報時間為2025年5月29日至7月6日,逾期系統自動關閉,不得補報。
(二)單位審核。申報人所在單位應當嚴肅審核推薦程序,組織專人審核申報人申報資格,以及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實效性,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各單位完成線上審核并提交評委會截止時間為2025年7月17日。
各設區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須指定專人負責,做好本市自然資源工程專業職稱申報材料資格審核工作。將符合申報條件的材料,經所在設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職稱辦審核蓋章后按規定程序報省自然資源廳。
省屬單位負責本單位自然資源工程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材料的資格審核工作,將符合申報條件的材料報各自主管單位人事部門審核蓋章后按規定程序報省自然資源廳。
(三)省自然資源廳復核。省自然資源廳接收送審材料并按規定程序對申報材料進行復核。紙質申報材料統一由單位人事部門指定專人報送,裝訂不符合要求的申報材料,一律退回,限期重新裝訂報送。相關紙質申報材料報送時間為2025年7月21日至7月31日(工作時間),請在規定時間內報送,逾期不予受理。(地址:南京市水西門大街58號建鄴大廈2311室)。
四、材料提交及裝訂要求
網上填報信息、紙質材料均要與原件一致,報送材料內容要與申報評審專業一致。申報材料須規范清晰、完整準確,上傳提交網上的文字內容及掃描件等要便于評審專家審讀辨識。
申報材料包括:
(一)《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一式3份。通過申報系統下載,A3紙小冊子雙面打印,對折后騎馬釘裝訂。不得放大或縮小,封面、封底不得使用硬質紙張。表中“個人承諾書”“承諾人”簽字部分用黑色水筆手寫。申報表格須經單位審核蓋章后提交。
(二)經單位核實確認的《江蘇省申報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情況簡介表》一式3份(附件2),A3規格,單面印制,不需要裝訂。
(三)《江蘇省申報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情況一覽表》加蓋單位公章的紙質件1份及光盤(附件3),由單位統一報送,A3規格,光盤中提交一覽表電子版(Excel格式),由各報送單位按申報級別、專業分類匯總,標題須注明報送單位全稱和申報總人數。
(四)有關證書、證明材料(報送的紙質材料只裝訂復印件)
1. 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學位證書;
2. 現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3. 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及有關接受業務培訓、學習等方面的有效證明材料;
4. 獲獎證書、科技成果證書及有關證明材料;
5. 任現職以來發表的論文、論著;
6. 已實施執業資格注冊制度的專業,應提交執業資格證書及注冊或登記證書;
7.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出具的公示結果證明;
8. 論文查驗證明。
(五)任現職稱以來的專業技術報告、著作、論文等有關反映業績成果方面的材料。業績成果材料須簡要準確,精選質量較高、有代表性的材料。長篇幅的技術報告等要控制頁數,提交關鍵部分;科研課題須提交課題立項申請表、科技項目合同、鑒定或驗收證書、應用轉化等有關證明材料;著作須提交封面、版權頁、目錄、內容提要、編審人員說明等有關材料;公開發表的論文須提交封面、封底、版權頁、重要目錄頁面及本人文章相關頁面等材料,同時須將每篇論文通過知網、萬方、維普或該雜志官方網站等渠道的查驗證明打印并同步上傳至申報系統;學術會議發表的論文須提交宣讀證明等相關材料;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一般應提交專利證書、專利轉讓合同、專利實施單位取得經濟效益的證明及稅務證明等材料。
(六)近5年的年度考核登記表。
各類人員材料提交及裝訂要求:
1. 申報正高級工程師、正高級規劃師資格人員,申報材料線上線下同步提交,紙質申報材料除上述第(一)(二)(三)項外,其他材料均須按以下要求分類裝訂成冊。
第一類:任現職以來的專業技術工作總結和技術工作經歷情況。
第二類:各類證明材料,按學歷證書、學位證書,技術資格證書,繼續教育證書或繼續教育登記表及考核表順序裝訂。
第三類:技術工作報告、論文、論著、獲獎證書、科技成果證書及有關證明材料等。
第四類:破格申報的有關證明材料(專家推薦意見、單位證明并加蓋公章等)。
以上材料使用統一的硬質檔案材料盒,每盒封面貼好《江蘇省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材料登記表》(附件1)。申報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高級職稱考核認定“綠色通道”的,需在檔案盒、申報表、簡介表等材料標題側位置備注“綠色通道”字樣。
2. 申報高級工程師、高級規劃師資格人員,申報材料除需報送上述第(一)(二)(三)項紙質材料外,其他材料在網上申報。
3. 申報工程師、規劃師資格,參加本地區評審人員,申報材料按本地區年度評審通知要求報送。廳直屬單位及委托省自然資源廳評審人員,申報材料除需報送上述第(一)(二)(三)項紙質材料外,其他材料在網上申報。
4. 符合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助理規劃師、工程師、規劃師資格初定人員網上填報后,由單位統一報送請示文件及上述第(一)項《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附人員名單。
五、申報材料審核要求
(一)實行職稱申報誠信承諾制。申報人員提交申報材料時應同時簽訂個人承諾書,對申報材料真實性等進行承諾,承諾不實的,3年內不得申報職稱評審。申報人存在《江蘇省職稱評審管理辦法》所列違規行為的,記入誠信檔案庫,記錄期限為3年,作為以后申報評審職稱的重要參考。
(二)實行單位審核負責制。所有申報人的復印件材料,均由所在單位人事(職稱)部門負責,指定專人審查核對原件后,審核人在復印件上逐頁加蓋單位公章,在首頁注明審核情況并簽名,申報人申報時上傳經審核蓋章的復印件。報送前,各單位要做好評前公示工作,將申報人信息及申報材料在本單位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并為申報人出具公示情況證明。對于用人單位未按規定履行申報材料審核、推薦職責,放縱、包庇或者協助申報人弄虛作假;未按規定進行申報材料公示、對公示有異議或者投訴舉報問題未及時調查核實;未按照職稱評審管理權限及時上報申報材料,以及其他違規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批評教育,并責令限期整改。
(三)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要求各級行業主管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組織專人按規定的時間和程序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符合申報條件的報送相應評委會辦事機構;對申報材料不完整、不規范的,不符合規定條件的,應當及時告知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須在平臺上留下審核、補正、退回等記錄)。申報人逾期未補充完整的,視為放棄申報。凡可通過職稱管理服務平臺查驗核實學歷、學位證書以及社保信息的,不得要求申報人額外提供證明材料。
六、評審費收取標準
根據《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公布2023年江蘇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的通知》 (蘇財綜〔2024〕19號)等有關要求,中、高級職稱評審費為200元/人。申報材料通過審核后,省自然資源廳將統一通知繳費。評審費由各設區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廳屬事業單位以及省有關企事業單位扎口,于評審前統一匯至指定賬戶。
匯款用途注明:某單位職稱評審費(共計多少人),需另附繳費明細,不接受個人匯款。
七、其他注意事項
(一)2024年申報評審未通過者,2025年再次申報須提供新增業績成果相關材料(新增業績須是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間取得,成果突出且符合資格條件要求),其工作業績成果沒有明顯改善的,各單位不得受理其2025年度職稱申報材料。
(二)資格條件中要求的項目規模等級,有國家、行業等相關標準的,按相關標準確定;暫無相關標準的,按照本通知附件中的《項目規模劃分參考表》確定(附件5)。
(三)申報有關文件、表格及公示可在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網站首頁公告公示欄目中查閱或下載。所有表格內容和格式不得調整。
(四)申報正高級工程師、正高級規劃師資格人員須進行面試答辯,面試成績作為高評委評審的依據之一。具體事宜另行通知。
(五)評審結果發文公布以后,通過人員登錄江蘇人社網辦大廳自主從網上打印電子職稱證書。
(六)評審通過人員所在單位要及時將其評審申報表歸入本人檔案。各設區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省各有關單位統一報送、取回申報材料,逾期未取回的材料按規定做銷毀處理。
本文鏈接:http://www.ydjiaoyu.cn/zcps/zgjzc/4059.html
版權聲明:部分素材來自網絡整理,如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
上一篇:2025年江蘇省副高級、正高級統計師職稱評審申報通知
下一篇:返回列表